1.骑行手势 1. 地面障碍物(石、坑等):手向地面斜伸出,说明地面有障碍。左手表示左边面,右手表示右边。 2. 前方障碍物,需要减速:手向上方高举一下。 3. 停车:手向上方高举不放。 4. 左(右)转弯:左(右)臂向左(右)水平伸出,保持。 5. 示意后车超过自己:小壁上举,前后晃动。 6. 向后车示意自己要脱离队列:小臂向下,左右晃动(左臂表示向左脱离,右臂表示向右)。 7. 向平行队友示意自己要超车:前臂向前伸并保持不动。 8. 一字形队形:手向上方做“No.1”的动作,高举。 2. 出发前的车辆检修 1. 车架: 车架强度是否合乎要求,所有连接处是否固定紧. 2. 轮子: 轮圈是否变形,转动是否正常,安装是否稳,快拆有没有松动 3. 刹车: 刹车是否顺畅有效,是否两边刹车片同时作用. 4. 辐条: 同一轮圈上各辐条的紧度是否相同.是否固定正常. 5. 链条: 链条的松紧及润滑状况. 6. 车把及把立: 车把是否平直,固定处是否有松动. 7. 轮胎: 外胎纹是否清楚.胎边是否装正,内胎是否正常,胎压是否适当 8. 车座: 高度是否调整妥当并锁紧. 3. 骑行过程中的安全守则 0.必须戴头盔!!!!! 1.遵守交规。绝对不能闯红灯、逆行及上快车道、人行道。 2.绝对不允许飚车,队员之间不要互相追逐斗快,不要过于靠近,前面的人避免急刹车,下坡时不准超车,以免造成事故。 3.队员离队要通知“随行的线路线分享人”,并约定等待的时间地点。 4.学会使用骑行手语,如果前面有危险路况尽量向后传达。 6.照顾女队员,照顾体力不好的队友。 4.骑行技巧 1. 正确的骑行姿势: 正确的骑行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曲,以作上体的良好支点,便于腰部弓曲,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位。 2. 良好的蹬踏习惯: 骑车时大多数新人习惯用脚心部位接触踏板,其实这样是不好的,比较正确的方式是用前脚掌蹬踏。在整个骑行过程中人们采用的蹬踏方式主要有三种:自由式蹬踏法、脚尖朝下蹬踏法、脚跟朝下蹬踏法,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自由式蹬踏法。 自由式蹬踏方法为大多数优秀运动员所采用,这种蹬踏方法的关键就是踝关节与小腿之间的角度随脚所在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符合力学原理,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的动作幅度,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 脚尖朝下蹬踏法的特点是在一周的蹬踏过程中脚尖始终朝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容易提高蹬踏频率,易于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比较容易疲惫。 脚跟朝下式蹬踏方法是脚跟比脚尖稍向下,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肌肉的用力状态,使肌肉得到短暂休息,使肌肉疲劳得以恢复。 3. 上坡的骑行技术: 一般而言短坡应采用加速利用惯性上冲的方法,而长缓坡应该用较低档位保持合理的脚部力量骑行.此外还应注意座垫的舒适度。应尽量保持骑行,不要轻易下车。 上坡骑行时将身体移向座垫前方,保持正常匀速的蹬踏动作,不要停顿也不要突然用力。如果是短距离坡路的话最好提前加速利用惯性原理尽量轻松的冲上坡顶。如果是漫长的上坡的话,上坡之前要先将传动调到比较轻的挡位,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挡位的选择可以根据长坡的长度和坡度来定,一般是坡度越长、越陡,变速比的挡位越轻,以便均匀的分配体力慢慢爬升至坡顶。对于极其漫长的坡路,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肌肉得到休息。 4. 下坡的骑行技术: 下坡是骑行中容易出现危险的时候,因此下坡骑行的第一准则就是:安全第一。自行车旅游不同于以速度为目标的自行车竞技,因此下坡时最好不要过于追求速度,精力集中,心细机智,两眼密切注视前方路面,随时准备果断处理路面上出现的任何情况。下坡过程中要把重心往后移,越陡的坡越需要往后。下坡一般不需要主动蹬踏,自行车可以依靠重力加速滑行,通过点刹车的方法来控制速度。 在下坡转弯的时候可以同时使用你的前、后刹车来降低你的速度。 TIPS:但是如果不能灵活掌握运用前刹的话,前轮的反应速度会降低,使转弯不够灵活。所以如果不能完全自如运用前刹,则应尽量少用前刹,而要多用后刹,可以采用前轮点刹后轮常刹的方式。
|